近日,“中國無核黃皮之鄉”郁南迎來豐收季,顆顆金黃果實掛滿枝頭,滿載黃皮的運輸車穿梭在郁南縣的大街小巷中。今年以來,中鐵二十二局根據在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雨污分流暨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工程項目了解到的情況,結合郁南縣農業生產特點,創新打造“工序時效閉環+全流程精準銜接”管理模式。考慮到郁南縣作為農業縣,其無核黃皮、無核砂糖橘、黑葉荔枝等農產品產量較大,農忙時節村民又頻繁使用鄉村道路運輸農產品,該項目以“時間倒逼進度、流程鎖定責任”,成功破解鄉鎮雨污水管網施工中常見的工序交叉與基坑暴露風險的難題,極大方便了鄉村百姓運輸農資、農產品的出行,保障了農業生產活動的正常開展。
正在進行排水管道安裝施工(中鐵二十二局 供圖)
在郁南縣千官鎮污水管網施工中,正值當地農作物采收運輸高峰期,為減少施工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該項目設定“24小時極速閉環”目標。從鋼板樁支護開始,各環節以“小時級”倒計時,機械提前待命、管材精準預置,支護完成即無縫銜接分層開挖,基底驗收與管道吊裝同步推進,回填緊隨安管分段完成,實現了當日支護、當日完工,使得路面在最短的時間內得以恢復,最大限度壓縮基坑暴露時間,確保了農產品運輸車輛能夠及時通行。
針對雨水管網施工,在郁南縣河口鎮水稻種植區施工時,該項目升級推出“48小時全序管控”。通過“工序清單化+時間網格化”管理,將支護、開挖、墊層、安管、基座、回填6大工序細化為每兩小時一個責任節點。項目團隊利用工序沖突點預判,提前協調混凝土供應、模板等資源,杜絕窩工等待。考慮到水稻灌溉對排水系統的需求,成功將復雜工序嚴格鎖定在48小時內高質量閉環,既降低了現場安全隱患,又大大縮短了工期,避免了因施工導致的農田排水不暢問題。
郁南縣打造的“世界黃皮公園”(中鐵二十二局 供圖)
局該項目充分考慮郁南縣農業生產季節性強、運輸需求波動大的特點,在總結前期施工經驗的基礎上,迅速將這一“精準時空管理”法推廣至郁南縣12個鎮、3個片區,通過嚴密的工序銜接和節點責任壓實,徹底將鄉鎮雨污管網施工從零散推進變為精準攻堅,大大縮短了雨污水管網施工工期,加快了路面恢復,不僅方便了當地百姓出行,更為農業生產物資運輸、農產品外銷提供了便利條件。